,但每次过来看着这情形不由得都生出些许寒意。
    郑常平笑眯眯的面孔下,不断喷薄着的却是能毒死安南的毒液。
    他教这些人怎么用话术蒙混过关卡,潜伏回自己乡里。
    如何判断信得过的乡亲,要找那些跟大户读书人有仇的。
    把乡里的那些大户的情况都摸清楚,他们家粮仓在哪儿、有多少家丁。
    家里有多少刀剑铠甲,占了多少田亩。
    “到时候大明把那些大户人田都分给大家租种,按大明三十税一来交就行了!”
    郑常平痛心疾首的,对着下面的这些个遴选出来的安南军卒们道。
    “某可是知道的,如今安南是十税一罢?!老爷们还得抽你们三成,吃饱都难啊!”
    这话一说,下面的军卒就有人呜咽了起来。
    “我家弟弟就是吃不饱,碰上水涝被卖给了阮老爷家的……”
    “呜呜呜……”
    下面的军卒们多也是贫苦出身,哪怕家里稍微好点儿的谁肯孩子出来从军啊。
    这可不是后世,还有个当兵光荣。
    别说是这会儿了,便是在民国时都说“好男不当兵,好铁不打钉”。
    “大家放心!我大明军伍乃仁义之师,大家都可以看到的!”
    说到这点,下面的军卒们倒是承认的。
    旁的不说,光是给肉吃这点就比在安南军伍里强啊!
    自己都是战俘了,干活儿完了还给银子。
    这……这尼玛未曾闻也!
    军卒们虽是贫苦出身,但哪个又是纯粹的傻子?!
    谁实实在在的对他们好,难道感觉不出来么?!
    老爷、将校对他们那是非打即骂,就算是杀了也没人搭理。
    在这里干活儿虽然苦,可不偷懒也不会挨鞭子、挨骂。
    “所以啊!大家可以放心,某今日所言句句属实!”
    便见得郑常平红着眼珠子,拍着胸口昂首道:“我郑某也是贫苦出身啊!”
    “我家陛下心疼贫苦人,我大明秦地里受灾陛下都要请太后、皇后两宫亲自派粮……”
    “还给大家找了活儿干,给他们盖屋子、发粮食……”
    我们陛下那是心善人啊,见不得大家受苦。
&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