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本王就和他谈谈。”
巴国首领捋了捋胡子,立下决定,召唤蒍敖入殿。
“楚国使臣蒍敖,见过巴王。”蒍敖行了礼,待殿上人出声,才直了身子。
巴国首领毫不留情,先是给了一个下马威“想不到楚国人才凋零,如今也沦落到要一个毛头小子出使邻国的境地。”
蒍敖淡然一笑“巴王见笑了,此事无关国之人才,只是蒍敖幼承家训,为官之先须多作历练。巴国人杰地灵,一方沃土养英才无数,蒍敖自是不敢相比。”
此话虽表面称赞,实则暗讽出使巴国之事,只被自己视为个人历练罢了。若此事成,算来反倒使巴国英才的面子过不去。
首领明显听出话里有话,由于是自己刁难他人在先,便也不与其计较,直问“楚使此次来,不知所谓何事啊?”
蒍敖选择抛砖引玉“庸国东犯我国西境,一战即止,紧接着派使者入郢都和谈,未知居心何测?”
“此话怎讲?庸人居心,你来问我巴国,不是很好笑吗?”与蒍敖所料一般,巴国国君防卫意识颇强。
“所以这样说,巴王是还没想好是否答应庸国的条件了?”蒍敖话锋一转,反客为主。见国君沉默不语,更能确定自己的猜想了。又道“既然巴王不打算回答,那容我来猜一猜庸国给你们提出的合盟条件?”
蒍敖细细观察了巴国首领,见他无意打断自己的眼神,便继续说“大巴山脉以南,奉节、巫溪或巫山其中一地,归还巴国所有?”
只见首领眼珠一抬,蒍敖便知自己至少猜中了方向。
“巴王可曾想过,庸国实力强大,楚庸两国拼死一战,他们未必会输,如今又是楚境灾患之时,我军实力必然有损,那庸国是为何要大费周章联合巴、秦两国动师?”
“秦国?”
蒍敖倒未曾想过庸人似乎没有向巴国国君提及他们的整个谋划,直接露出了一抹落井下石的邪魅笑意。
“怎么?庸国会与秦国联盟一事。原来庸国的使者,没有和巴王说吗?”蒍敖顺势假装意外,实则借此再次强调了秦国,以此警示巴国,庸国对于此次合作并没有以诚相待之意。
“恕蒍敖多嘴,两国联盟,贵在坦诚。如此一来,蒍敖更需要提醒巴王了,这大巴山以南的区域,本就是贵国祖先的领地,如今庸国交出所夺之地,便可轻易调动巴国之师,这主客之次,蒍敖觉得还是得分清楚为好。”
这番话直命巴王的心思所在,以至于蒍敖见对方已开始动摇的衍生,便乘胜追击“庸国欲置楚国于死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我也承认以楚国如今之力,无法胜过庸国。可是,若此战庸国凯旋而胜,往后即便巴、秦联合,便也再无法撼动庸师,到时候贵国即便夺回一方故土,又将如何固守?”
楚国的心思,巴国首领此刻算是看清楚了“如此巧言令色的诛心之舌,便也是这般说服了秦国?”
“巴王谬赞了,蒍敖只是陈述利弊,最后的决定权自然是掌握在您的手上了。”
“你别忘了,巴楚两国自纪南城一战后,已成世仇。当下楚国灾荒急需援助,你们如今为了不被灭国,回头来与本王谈合作?难道不觉得可笑吗?”
“蒍敖不才,纪南城一战已过去六十五年,自那以后,文王已故多年,又历穆王一朝,两国未曾起过干戈,又何来世仇之说?当今世道纷乱,蒍敖虽敬巴王情谊,却也知国强方可成事。楚君有言,若得巴师援助,奉节、巫溪及巫山,均复巴国所有。”蒍敖顺势抛出利诱。
确实,若庸国一灭,三国即可瓜分其地,巫溪、巫山和奉节对巴人来说不仅仅是先祖之地,更重要的是,江水流域的这片地区,是产盐之地。无论于商、于国而言,均是百利而无一害。
“此言不虚?”
“自是当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