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无小事(1 / 2)

热闹的街市内,一个衣衫褴褛,身材高大的男子正在哭着求饶。好事者聚集在远处,看着这一幕,窃窃私语。将军胡遵坐在远处的战车上,盯着面前这个男子。胡遵的声音极为洪亮,甲士们站在沿路,一群将军们站在胡遵的身后,听到胡遵的质问,他们皆低下了头。胡遵咬着牙说道:胡遵大声嘶吼着。将士们低着头,依旧不言语。胡遵这才缓缓看向了那个人,胡遵看向了一旁的将军,这将军咽了咽口水。他叫夏侯绩,就这个姓来说,他不应该害怕什么人,但是面对胡遵,他还是有些退缩。他低声说道:胡遵猛地看向了他,夏侯绩急忙挺直了身体,大声说道:这个时候就顾不得刑部的想法了,再多说被行刑的就得是自己了。当即就有甲士上前,将那陈坦捆绑了起来,再将套绳挂在了骏马脖颈上,陈坦的眼里满是惊恐,不断的求饶,随着骑士纵马而出,陈坦直接飞了起来,骏马飞奔,在人群之中不断的往返,骑士不断的加快速度。沿路的甲士和百姓们都有些不忍直视了。在这样的速度下,那陈坦的形状很快都不像个人了,直接被拖成了一堆烂肉,手脚扭曲,脖颈都歪曲成了可怕的角度。胡遵却面不改色,对左右叫道:说完,他转身就离开了此处,只留下一群人窃窃私语。镇守在南边的四位将军,每个人的部将们都有些不同。王基身边多是大族子弟,他喜欢用这些大族之人,不是说他看不起寒门,只是他觉得,这些读过兵法的大族子弟,比较守规矩,不会鲁莽行事,不会太出色,但是也不会坏事。大概是王基的性格就决定了这一点,因此,很多世家大族出身将领们都围绕在王基的身边。文钦这里基本都是从军中提拔的有功将军们,他们大多都是有充足的战场经验,可能不是那么听话,但是文钦就喜欢用有经验的人。毋丘俭这里则是什么人都有,他是不挑人的,就连降将,他那里都有一大堆。胡遵这里主要是以庙堂宗室子弟居多。在胡遵怒气冲冲的回到了自己府邸之后,已经有将领等候着他。胡遵一愣,这才从对方手里拿过了书信,挥了挥手,就让对方离开。胡遵相信毋丘俭不会为了这样的人求情,是另有他事,可若是毋丘俭真的敢上书求情,那他今日就要上奏皇帝,将这车骑将军也给一并弹劾了!胡遵坐下来,翻开了毋丘俭的书信。毋丘俭先是寒暄了几句,随即说道:有大功劳要献给将军。这让胡遵眼前信里讲述了当今的局势,随即话锋一转,他认为,如今若是能取下蕲春,则可以切断吴国东西防线,直接威胁到武昌等地,让陆抗和丁奉同时收缩防线。而如今将军文钦跟自己都做好了准备,只是缺乏一个带头的人。希望能由胡遵来带头,三方配合,拿下敌人的蕲春。胡遵看着手里的书信,忍不住仰头大笑。他当即给身边的近侍说道:近侍很快就将他麾下的诸多将军们给带了过来。当众人聚集之后,方才发现胡遵已经没有方才那般生气,就在他们还在揣测的时候,胡遵就将毋丘俭的书信告知了众人。曹珍当即皱起了眉头,他低声说道:胡遵瞥了他一眼,这计算军功,当然是要以战区来计算,例如文鸯立下了功劳,就可以算在羊祜的头上,因为羊祜是他的主将,可是王基跟文钦去打仗,文钦立下的功劳能算是王基的功劳吗?他们俩没有隶属关系,故而是要分开计算的。虽然胡遵的骠骑将军比征东将军要高一级,但是没有达到隶属关系的地步,除非是大将军,到了大将军,天下间谁打仗打赢了都有你的功劳。当然,到那个地步也就不缺乏功劳了。曹珍对此颇为不满,他开口说道:其余几个将军们也是各自说起了自己的看法。胡遵看着他们,眼里有些失望。听到胡遵的质问,将领们面面相觑。胡遵骂道:曹珍的脸色通红,他急忙说道:胡遵认真的看着众人,众人急忙起身,胡遵站起身来,平静的看向了众人,众人再拜,胡遵大手一挥,让他们出去准备,他自己则是令人取出了舆图,认真的观看了起来。他要给皇帝证明,当今天下,他才是最强悍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