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章 挖到一座金矿(2 / 5)

要在房子的高度方面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,尽量不要超过规定的高度和层数,其它方面都可以按照胡大人的意思自由发挥。

而技术方面,刚才听胡大人这么一说之后,真是让下官等人汗颜,别说是给胡大人提供技术支持了,倒应该反过说,是下官等人该向胡大人多学习才是。

因此,下官有个不情之请,如果胡大人不介意的话,下官以及两名下属,在今后的日子里,想多过来向胡大人请教几次,以便能尽快理解胡大人的一些新式想法,不知可否?”

胡文霆听到员外郎提出的这个要求之后,不由得也愣了一下,他本以为只有那两名从九品的大使才是真正的技术官员,也只有技术官员才会真的对胡文霆的新设计理念感兴趣。

可让胡文霆没想到的是,这名从五品的员外郎居然也是一名技术迷,于是就好奇的微笑着问了一句:“据我所知,你们读书人大多都看不起匠一类的活,为什么到你这里会出现例外呢?”

那名员外郎尴尬的笑了一下之后回答道:“不瞒胡大人,祖上就是靠工匠起家的,那可能看不起工匠。只不过下官资质愚钝,根本没学到多少祖上的技艺,完全是凭着祖上留下的一些恩荫,才勉强被授了一个工部员外郎的职衔。说起来,真是愧对先祖啊。”
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!

胡文霆接着追问道:“祖上是?”

员外郎带着一丝自豪的神色回答道:“蒯家祖籍江苏吴县,发家的祖上,单名一个祥字,永乐皇帝曾称他为‘蒯鲁班’,后世民间送他一个‘蒯侍郎’的尊称。”

听完员外郎的这些介绍之后,胡文霆终于想起来蒯祥这个蒯姓当中的名人,不由得肃然起敬,连忙站起身向员外郎施了一礼,并谦逊的说道:“惭愧、惭愧,我这真可以称得上是班门弄斧了,就我这点三脚猫的水平,居然敢在您这位蒯家子弟面前卖弄起来了。”

员外郎看到胡文霆居然也对自己的祖上非常的尊敬,内心当然是非常自豪的,但口中还是谦逊的对胡文霆说道:“该感到惭愧的应该是下官才对,是下官没有学到多少祖上的技艺。

不过胡大人您的一些创意和理念,实在是太新颖了,就算是下官的祖上听了,也会对胡大人您赞叹不已的。”

对于后世帝都的天安门,我想国人当中应该没有几个人不知道吧,天安门以其完美的造型,至高无上的荣誉,同时也为全世界所熟悉。

当然了,它在这个时候还叫做承天门,它公认的设计者就是这位员外郎的祖上蒯祥。

后世的词条上是这么介绍他的,蒯祥,江苏吴县鱼帆村(今江苏苏州吴中)人 ,明代建筑匠师,世袭工匠之职,公认的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。生于洪武末年,卒于成化十二年。蒯祥的父亲蒯富,有高超的技艺,被明王朝选入京师,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“木工首”。

蒯祥自幼随父学艺。蒯父告老还乡后,儿子已在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,并继承父业,出任“木工首”,后任工部侍郎。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,景泰七年任工部左侍郎。蒯祥是木匠、泥匠、石匠、漆匠、竹匠五匠全能。

蒯祥负责建造的主要工程有北京皇宫、皇宫前三殿、长陵、献陵、隆福寺(,北京西苑(今北海、中海、南海)殿宇、裕陵等。

据明史及有关建筑专着评价,认为蒯祥在建筑学上的创造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。他精通尺度计算,每项工程施工前都作了精确的计算,竣工之后,位置、距离、大小尺寸、与设计图分毫不差,其几何原理掌握得相当好,榫铆技巧在建筑艺术上有独到之处。

古代的建筑大多是木结构,其关键在于主柱和横梁之间的合理组合。蒯祥不论在用料、施工等方面都精心筹划,营造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