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 回家篇(七)(2 / 3)

我是市医院的,郭主任联系我来会诊,抢救室的病人呢?”

王斌拦着护士,询问起来。

“哦,你好,病人去做手术了,现在应该刚上台。”

护士怀里抱着一个干瘪的黑色氧气袋,显然是刚才参与转送病人的护士。

“送手术了?!”

王斌愣住了。

在电话里,郭主任明明给他说过,这个病人的情况,很棘手。

以县医院的能力,根本上不了手术。

这才叫他过来会诊。

怎么现在,病人又推到手术室了呢?

“据说是来了两个省城的专家,现在应该已经上台了。”

护士的解释,让王斌神情一变。

省城专家?

还一次性来了俩?

县医院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实力了,居然有资源能请得动省城的专家。

王斌再也坐不住了,好奇心驱使他快步朝手术室走去。

......

手术室内,病人已经在麻醉师的诱导下,昏昏睡去。

各种导线连接在病人身上,各项数值在监护仪上浮现。

“气管插管已建立,病人生命体征平稳,可以开始手术了。”

听说来了个重病号,麻醉科主任亲自上台。

他熟练的将气管导管,通过口腔插进病人的肺中,随着呼吸机开始工作,病人已经进入全麻状态。

“小肖,省里的专家还没到吗,要不你打个电话问问?”

肖建强已经刷好手,穿上洗手衣,来到台前。

他忧心忡忡。

始终不放心眼前的病人。

毕竟腹腔巨大肿瘤,他第一次见,别说手术,连最基础的诊疗方案,也是凭借感觉在做。

“放心吧,我刚才已经打电话确认过了,他们马上就到。”

对于老爹的担忧,肖晨光很理解。

90年代,无论医疗水平,还是信息传播,都相对闭塞。

在遇到新病种,很多医生都是凭借几十年的临床经验,在诊疗。

这就像摸着石头过河。

但肖晨光对此并不担心。

因为用不了几年,国内各行各业,就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,日新月异的变化,将遍布整个华夏大地。

甚至前几天,当导播员慷慨激昂,讲出那句“覆盖全球”的话。

屏幕前无数人湿了眼眶,心中激动不已。

这一刻,他们感到了无比的自豪。

当民族脊梁开始挺立,那些别有用心的人,只会感受到深深地忌惮。

“小肖,我们来了。”

“没迟到吧。”

这时,两道沉稳的声音随着手术室大门的敞开,传了进来。

杨德怀、孟思声两人,大步走了进来。

“没有,杨主委、孟教授,你们来的很及时。”

肖晨光脸上挂着笑容,像是遇到多年好友一样,跟他们打着招呼。

这下。

肖建强彻底蒙圈了。

眼前这两位可是省城来的专家。

以儿子的身份,不应该规规矩矩的,像学生遇见老师那样,表示尊重嘛。

怎么现在就像朋友见面一样。

况且。

这两人怎么看上去这么面熟?

虽然隔着帽子、口罩,但在肖建强印象中,好像从哪见过。

就在他心中疑惑不已,手术室的大门再次敞开。

这次进来的人,肖建强认识。

是青城市医院的专家,王斌。

之间两人有过几次手术上的配合。

就在肖建强刚想开口,王斌却像见了鬼一样,表情惊愕。

嘴里更是喃喃自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