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、潘、蔡三人回到昌宁城,已经深夜了,得知陆啸山次日开军事会议,这才过来求见。 三人没有丝毫隐瞒,把进到关内的遭遇如实说了一遍,其实也瞒不住,很多士兵们都知道。 陆啸山听完,久久没有说话, 养马峰只有三、四百人,却把官兵五个百人队打残, 一个牙将、一个百夫长被杀、四个百夫长被俘虏,而贼人几乎零伤亡,这种战损比,一个天一个地啊! 陆啸山想了下,这次必须下大本钱,带齐众将,带足兵器粮草。 他对吕天民下令,准备充足的攻城器具, 既然王敢当部能攻击关内,说明斧头关并不难攻, 这次必须全军压上,不惜代价,一鼓作气扫平养马峰, 就是用人堆也把它堆平了,毕竟贼人只有三、四百人。 万一攻不下,那就围住养马峰,困也要把贼人困死。 众将得令,分头去准备,确定明天就开拔,不给贼人喘息的机会。 次日上午,陆啸山顶盔贯甲,手拿长枪,率队直奔养马峰, 傍晚时分到了养马峰处,他命令军队距离山脚四里外扎营, 和王敢当一样,他也不敢命令部队夜里攻山,士兵没打过山地战,晚上更不敢贸然进攻了。 ........... 处置完俘虏事,巴桑推测,官军肯定要再来攻山。 从陆啸山手上的兵力来看,还剩下一支完整的千人队, 这支千人队一直在昌宁城内,担负守城职责,要想抽出来,只能换防,用王敢当的残兵守城。 这么一调防、集结,没有一天时间办不到,所以官军最快也要后天才能到养马峰, 假如从外面调兵过来,那就需要更长时间了。 郭大树等三个百夫长回去后,陆啸山完全知道养马峰的兵力情况,总共也就三、四百人, 朝廷不至于从其他地方大规模调兵过来,所以暂时不用考虑外面的官军。 他命令范爱文布置岗哨,其他五个百人队抓紧时间休整,准备后面的战斗。 第三天下午,山外斥候听到远处大地震动, 这是大批马匹跑动的声音,官军来了,斥候相递传告到山上, 巴桑随即化妆成牧民, 一人一骑出了山,和上次一样,他要观察一下官军阵容。 傍晚时分,远远看见大批官军奔驰而来, 中军大旗上绣着斗大的“陆”字,陆啸山亲自领军来了。 到了养马峰处,陆啸山距离山脚四里外扎营,他们也不敢晚上攻山。 巴桑看他们扎营方式、哨兵配备,要好于王敢当, 他慢慢向营地靠近,还是到上次那座小丘边近距离观察。 刚刚看了一会,营房里走出几个人,其中两个服装显眼, 穿着侦刑司虎卫的虎斑服,其他几人像是军官。 只见两个虎卫对着营地指手画脚,身边的几个军官频频点头,一副奴才像,似乎这两个虎卫才是他们的长官。 巴桑心中冷笑,真是外行指挥内行,虎卫们干涉打仗,能打好吗? 正看着,那两个虎卫一转头,看见巴桑,愣了一会,立即上马向小丘跑来, 巴桑拨转马头就走,两个虎卫在后面紧紧追赶。 追了一段路,两个虎卫感觉追不上,转身回去了。 巴桑心里有数了,从刚才两个虎卫行为来看,这次陆啸山出征, 昌宁城虎卫们随军,实质是监视。 如此一来,陆啸山在指挥时,必然束手束脚,但他面子工程一定会做好。 倘若他把兵力全部压上,采用人海战术攻山,东连军肯定会有伤亡,这是巴桑不愿意看到的。 自己这边兵力有限,多是新兵及降兵,不能有大损失, 否则山上不仅力量
第173章 大战在即(1 / 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