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二十章 偏差(2 / 3)

了。”很上心。

“质量这一块目前有实验室可讲,也是项目,证书什么的可以讲计划,还有质量体系建立这部分,主要是设想。”开口。

点头,然后便看沈深。

沈深本准备最后一个讲,见看她,便明白了几分,现在工厂没有开始生产,除了项目就是人了,于是开口“关于人员有两点,一个是招聘,一个是培训。”她理了理思路,“招聘策略调整后,目前进展不错,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都能展示;培训现在主要在新人融入上,我们设计的三天版一直很受好评,员工反馈不错。”

连连点头,挺满意“还有没有其它的?”

“当然人员整体策略也是要讲的。”沈深想着这样级别的人,对细节不一定感兴趣,例子讲一两个就好,但大的方向性的东西还是比较在意的。“我准备一下,回头具体给您看看吧。”她自己需要整理整理。

问了一圈儿,然后便约了下次会议的时间。

从时间安排看,大家都看出来了,是非常重视的,自然放下手头部分工作,腾出时间,开始用心准备。

这些是形而上的工作,是做经理的必要工作之一,沈深已经深有体会了。平时,每月她需要做一版工作汇报,不仅仅是给r看,也是在中国r会议上展示的窗口,有时候还需要就某个话题做专门的展示,甚至去r会议上介绍;好的事例还得写专稿,投递到公司内部网站上去。

不由庆幸,还好现在团队有人了,要不然她肯定应付不了。

一边准备接驾,一边继续推进手头工作,部分人员得从临时办公室迁去现场办公,沈深把袁媛找来商量。

之前让袁媛尝试做一个搬迁计划,包括时间安排和搬迁对象的初步考虑,等了一周还没有动静,沈深只得主动找她。

“关于这次搬迁,你怎么考虑?”沈深还是准备花点时间教教她,虽然丢个计划,让对方直接执行更容易,但从长远来看,得让员工自己成长,培养员工本也是经理的主要职责,所以只要时间允许,沈深总是耐心的引导。

“最近现场在选一些材料,很忙,所以我还没考虑呢。”袁媛回答。

沈深本想具体问问选什么材料?为什么要她参与?一周都在选么?但她没有开口,而是沉默了三秒钟,平复心里所有的情绪,继续问道“那我们现在来一起考虑一下,接到这个项目,我们应该怎么开始?考虑些什么?”

袁媛心里白眼我怎么知道,这不是你的事儿么,你告诉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啊!面儿上不敢表露,想了一会儿,便慢慢说“问问部门里面,哪些人需要这次搬去现场。”

等了一会儿,沈深见她没有下文,又追问“还有呢?”

嗯啊了会儿,袁媛挤牙膏似的又挤出几句。

沈深便有些不高兴了,这个事儿已经讲了一个多礼拜了,她居然一点思路都没有,这段时间也没有主动来找过她,结果和行为态度她都不能接受。

平静两秒,沈深再度开口“这次搬迁是个很重要的里程碑,表示我们业主方开始正式介入。前期我们现场人员不多,跟项目团队一起,借了几个位子,这次进场的就多了,主要是工程、质量,还有部分生产人员,当然具体名单还需要跟部门负责人确认,所以你说的第一点是对的。当然关于人数,不仅仅是考虑目前在职人员,还有后面的,我们在现场临时办公室要呆半年左右,你也看到了,队伍一直在壮大。其次是时间安排,我们需要跟项目团队确认,现场临时办公室什么时候能好、能进场,项目团队也需要我们的人数,好准备办公桌,经理需要独立的办公室……”这些其实她之前都讲过,现在是第二遍了。

“第三点,还要考虑目前这个临时办公室,虽然这是管委会免费的,但也要明确还要用多久?面积是不是有变化?我们一部分目前b